- 在线时间
- 167 小时
- 威望
- 0 威点
- 金钱
- 253 盘币
- 视频积分
- 0
- 最后登录
- 2012-2-1
- 注册时间
- 2011-9-19
- 帖子
- 51
- 主题
- 32
- 精华
- 1
- 积分
- 284
- UID
- 20462
 
|
发表于 2011-11-22 16:10:40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中国企业拥有产品优势的时候,对方挥舞的是反倾销大棒,当中国公司在技术上崛起的时候,对方挥舞的是知识产权大棒。这已经成为欧美企业惯用的手段。# K# d. j" ~6 W% v0 X
: s& ~* n8 b+ w. F+ O# b+ H. l 一家美国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到中国将其中方合作伙伴告上法庭。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超导公司和中国华锐风电之间。其发生的背景,是中国风电产业和技术近年的突飞猛进。
, \+ n" K! P1 J" X$ x% d) ? T2 P* n( \0 [5 Q; _) K% m# B
据报道,今年5月,作为当时超导公司最大的客户,华锐风电因质量问题拒绝“收货”,超导因此受到巨大损失。超导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以至于财报难以按时发布。“在感情上”,超导公司也难以接受“被抛弃”且被指出产品不符合要求的现实。遭此重挫,指控华锐风电侵权,成了其“最佳”也是唯一的武器。
) X( x. v0 t) s- Z8 k' D8 x: j. j0 U3 `' H9 P# G) x
超导公司在海南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华锐,将于11月23日开庭。这场披上知识产权纠纷外衣的诉讼,对于超导来讲,很可能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自杀式报复”。
- S1 _3 l) v3 w& W% [" ?* l" Q" p* Z b- `' y
相对于中国企业,美国公司长期在技术方面拥有心理上的优越感,中国一直是技术输入国的形象。以超导为代表的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公司在技术上必须依赖美国公司,更不可能反超。当华锐风电宣布因产品“不合格”拒绝签收其设备时,超导无法面对华锐风电“突然长大”的现实,因而一口咬定对方侵权。而此时,华锐风电通过自己800人的研发队伍,掌握了更为先进的风电技术。5 H+ m$ a. m2 G1 E
6 x/ z8 V+ i2 {3 J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正在实现着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和后来居上。比如,中国的光伏发电设备,早已经畅销欧美市场。中国在2008年便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出口大国。
/ p* e4 e$ ~$ z9 y4 W) s; d4 Y' K+ s% Q" \ T: z" d
那么,欧美市场是如何面对这样现实的呢?早在2009年,德国两家大型太阳能公司向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方面近期也宣布要反倾销调查。
) c, Q1 ^. \1 t4 `8 V" M; C4 r
) m3 J/ `- V7 Z5 z 结合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当中国企业拥有产品优势的时候,对方挥舞的是反倾销大棒,当中国公司在技术上崛起的时候,对方挥舞的是知识产权大棒。这已经成为欧美企业惯用的手段,这在本质上是欧美企业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不适应。
& T# y. @% E. v, k
9 I5 _4 M$ f* v' m4 P% n1 @6 `- i 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可能处于后发地位。但在新能源领域,完全可以有足够的自信。有迹象表明,在核心技术上渐渐式微的超导,企图通过诉讼挑起法律诉讼,并借助美国政府部门施压等不正当手段干扰正常司法流程。这恰恰说明,华锐风电已是其致命威胁。+ n- _& e& E5 W3 K" m; A+ T
4 p' j+ Q S; ^ 针对超导的起诉,华锐风电已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交了《答辩与反请求书》。究竟谁侵了谁的权,自有法律的裁决。然而,值得中国企业注意的是,在未来,如果要在技术和产品领域真正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学会更好的应对来自国外同行乃至政治势力的打压将极为重要。
$ h, a) ?& _. M' y/ l& Y2 |7 N9 a8 N9 c8 C
|
|